机构名称 |
办公室 |
办公电话 |
0532-82865401、82868553 |
投诉电话 |
12345 |
邮政编码 |
266003 |
传真号码 |
|
办公时间 |
上午9:00-12:00,下午13:30-17:30 |
办公地点 |
市南区京山路15号 |
网址 |
|
电子邮箱 |
hkybgs@qd.shandong.cn |
职能 |
负责全院事务的组织协调工作,确保全院重要工作的落实。负责环境科研、环保规划、专项资金项目、规划环评、战略环评、环境应急预案、清洁生产、环境监测、竣工验收监测、环境监理等业务的承揽、管理与推进工作;拟订工作制度、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负责本单位文电、会务、公章、资质及证书管理、档案、保密、固定资产、保卫、车辆管理与调遣、应急管理、信息管理与网络维护、督察督办、对外联络和接待、采购等工作;负责文书写作工作;组织综合性调研及重大专题调研;负责本单位组织人事、机构编制、教育培训、行政表彰等工作;负责单位党建、思想教育工作和人员队伍建设;负责本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承担环境监测、环境监理、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等业务。
|
机构名称 |
大气环境研究室 |
办公电话 |
0532-82899937 |
投诉电话 |
12345 |
邮政编码 |
266003 |
传真号码 |
|
办公时间 |
上午9:00-12:00,下午13:30-17:30 |
办公地点 |
市南区京山路15号 |
网址 |
|
电子邮箱 |
hkybgs@qd.shandong.cn |
职能 |
承担大气环境污染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编制大气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特征污染物防治规划、环境质量达标规划及实施方案,开展规划实施工作成效评估和考核制度研究;开展大气污染物来源、污染特征、环境容量、环境影响、预测预警、风险防控等大气环境模拟与模型研究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开展大气环境质量、污染状况、污染源调查及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并管理大气污染源清单。
|
机构名称 |
水与土壤环境研究室 |
办公电话 |
0532-82890783、82899935 |
投诉电话 |
12345 |
邮政编码 |
266003 |
传真号码 |
|
办公时间 |
上午9:00-12:00,下午13:30-17:30 |
办公地点 |
市南区京山路15号 |
网址 |
|
电子邮箱 |
hkybgs@qd.shandong.cn |
职能 |
承担水环境污染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编制水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特征污染物防治规划、环境质量达标规划及实施方案,开展规划实施工作成效评估和考核制度研究;开展污染物来源、污染特征、环境容量、环境影响、预测预警、风险防控等水环境模拟与模型研究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开展水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污染修复方案编制及整治、修复技术研究;开展水环境质量、污染状况、污染源调查,建立水环境质量数据库。承担区域生态红线划定、生态红线区域负面清单制度、生态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评估、生态红线区域生态补偿、生态空间格局优化布局等生态空间管控措施研究,开展生态环境评价、模拟与数据库建设。
承担土壤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开展污染物来源、污染特征、环境容量、环境影响、预测预警、风险防控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开展土壤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污染修复方案编制及整治、修复技术研究;开展土壤环境质量、污染状况、污染源调查,建立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
|
机构名称 |
环境规划与政策研究室 |
办公电话 |
0532-82872567、82870657 |
投诉电话 |
12345 |
邮政编码 |
266003 |
传真号码 |
|
办公时间 |
上午9:00-12:00,下午13:30-17:30 |
办公地点 |
市南区京山路15号 |
网址 |
|
电子邮箱 |
hkybgs@qd.shandong.cn |
职能 |
承担环境保护中长期规划、城市环境总体规划、流域和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承担相关规划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评估等规划实施评估;开展环境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开展地方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研究、推广及实施评估;开展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研究;开展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服务及相关管理政策研究;开展中长期环境保护战略、区域环境保护战略研究以及部门行业环境保护战略研究;开展环境绩效评估、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等环境绩效研究;承担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开展环境损害鉴定相关政策、标准、方法和体系等技术研究;开展基于环境数值模拟技术的环境规划情景模拟分析研究;承担规划、政策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技术服务和研究工作,协助环保部门研究制定重大环境保护政策与管理措施。
承担海洋生态环境调查评价;承担海洋生态环境中长期规划编制,开展规划实施工作成效评估和考核制度研究;承担陆海统筹的海洋生态环境污染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开展近岸海域污染物来源、污染特征、环境容量、环境影响、预测预警、风险防控等海洋环境模拟与模型研究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污染修复方案编制及整治、修复技术研究;开展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污染状况、污染源调查及基础数据库建设。承担生态产品价值、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环境质量、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承担生态红线区管理评估、生态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评估、生态补偿方案、生态空间格局优化布局等生态空间管控措施研究,开展环境损害赔偿、产业生态转型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研究,开展生态环境评价、模拟与数据库建设。
|